中医理论 首页 > 二级栏目 > 中医理论

气 血 经络和病因

点击次数:  更新时间:2014/6/28 10:15:32  

气 血 经络和病因

 第三节 

一、        气的概念

我们所讲的气,一般指中医学中的真气,是真元之气的简称,所以也称元气。

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:“真气者,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。”这里“天”指“先天之气”和“天气”。“先天之气”指父母的精气或肾气,即遗传。“天气”主要是氧气。所以真气是遗传、氧气和营养三者合并的产物,它存在于人体的五脏六腑、四肢百骸,是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,也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动力。

二、        气的分布和分类

真气由于分布不同,因而性质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。

()脏腑之气

真气分布在某一脏腑,即成为某一脏腑之气。因为五脏是藏精气的,所以有心气、肝气、脾气、肾气,藏在肺中的则称宗气。

()经络之气

分布在经络中的真气有两种,一种与血共行与脉中,称为营气,有营养和化生血液的功能。另一种运行在脉外的真气称作卫气,有维持体温和防御外邪的功能。

三、        气的功能

()推动

推动生长发育、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,推动血的运行和营养的输送。

当人体衰老时,气的质量变差,推动功能变弱,能导致种种疾病。

()温煦

维持体温,以保证正常的生理活动。

()防御

“御”是指御外,指对外来的病毒、细菌等有害物质的抵抗和消灭。

《素问·评热病论》:“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”。气的防御功能减弱,外邪即容易侵入,导致疾病。

()固摄

自身(内环循)稳定和免疫监视。免疫监视指对自身突变细胞和癌细胞的消灭。

西医把防御、自身稳定和免疫监视三者统称为免疫功能。

气功锻炼强调锻炼气的质量,即提高自己的免疾功能,以达到防病、治病的目的。特别是外气治病,单靠外气的治疗作用而自身缺乏免疫力是较难奏效的,主要靠边提高病人免疫功能,再由病人自己的免疫功能去治疗已病,才能提高疗效和巩固疗效。

()气化

气化是指对进入人体的物质的消化、提炼和转化成其它物质和能量,如炼精(指食物中的精微)化气。

兹把真气的形成和功能图解如下:

第四节  

血是人体中的营养。

“气为血之帅,血为气之母”,“载气者血,运血者气”,“气行则血行,气滞则血淤”,说明血是气的物质基础,气是血的动力。

第五节    

一、        经络的基本概念

经络是运行气血、联络脏腑支节、沟通人体上下内外的通路。

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。“经”指纵向联系,“络”指横向联系,指网络。经脉是主干,络脉动是分支。

二、        经络的组成

经络由十二经脉、奇经八脉和络脉、经筋、皮部所组成。

()十二经脉

十二经脉的名称、分布,所属脏腑、阴阳、表里见下表:

阳(里)

阳(表)

四肢

名称

所属

所属

名称

四肢

三阴

三阳

太阴

大肠

阳明

少阴

小肠

太阳

膀胱

厥阴

心包

三焦

少阳

十二经脉根据经脉名称分属对应的脏腑,它们的分布是:手三阳经分布在手臂及手掌里侧,其中手太阴肺经在内侧前缘,其末端在大指尖挠侧。

手厥阴心包经在内侧中间,其末端在中指尖。

手少阴心经在内侧后缘,其末端在小指尖内侧。

手三阳经分布在手臂及手掌外侧,其中手阳明大肠经在前缘,其末端在食指尖挠侧。

手少阳三焦经在外侧中间,其末端在无名指尖尺侧。

手太阳小肠经在外侧后缘,其末端在小指尖外侧。

足三阴经分布在腿部内侧,其中之一足太阴脾经在内侧前缘,末端在大趾尖外侧;足厥阴肝经在内侧中间,其末端在大趾尖内侧。

足少阴肾经在内侧后缘,其末端在小趾尖内侧。

足三阳经分布在腿部外侧,其中足阳明胃经在外侧前缘,其末端在第二趾尖外侧。

足少阳胆经在外侧中间,其末端在第四趾尖外侧。

足太阳膀胱经在外侧后缘,其末端在第五趾尖外侧。

十二经脉相互见的关系如下:

左右经对称----即左手(或左足)经脉与右手(或右足)经脉分布相对应,作用相同,其余经脉也都如此。所以针灸治疗时可以“左病右治”或“右病左治”。即左边的疾患,可以在右边有关的经脉上作针灸治疗,右边则反之。

同名经相通---这是对阳经而言的。从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为同名(阳明)经,它们在头部相通;同样情况有手太阳小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、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,所以在针灸治疗中可以“上病下治”。

表里经互络---表经和里经除了在体内脏腑间互相联络外,在体表指端也互相联络。如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为表里经,它们除在体内互络外,在体表小指端也互络。

根据经典记载,十二经脉中经气的流注方向见图十三箭头所示,它们如环无端,周流不息,每天循环五十周。可见经气在经络有自己的走向和流注规律,所以我们不主张以意领气,也不主张以意藏气。

(二)奇经八脉

 奇经八脉包括任脉、督脉、带脉、冲脉、阴维脉、阳维脉、阴跷脉、阳跷脉,它们的分布及功能如下:

督脉----起自胞中,下出会阴,沿脊柱里面上行终于龈交,为阳脉之海,总督一身之阳经,对全身阳脉经气起着存储和补充的调节作用。

任脉----起自胞中,下出会阴,沿胸正中线上行,终于龈交,为阴脉之海,对全身的阴脉经气起着存储和补充的调节作用。

带脉----环脐一周,总束阴阳诸脉。

阳维脉----起自阳经之交会穴终于督脉,维系阳经。

阴维脉----起自阴经之交会穴终于任脉,维系阴经。

阳跷脉----起自足跟部,沿外裸后,小腿和大腿外侧上行,于目内眦(晴明穴)与阴跷相会,终于风池穴。

阴跷穴----起自足后跟中,经内裸后、小腿和大腿内侧上行,于目内眦(晴明穴)与阳跷脉及足太阳膀胱经会合。

卫气的运行主要是通过阴阳跷脉而散步全身的。男子以阳跷脉为经脉,以阴跷脉为络脉;女子以阴跷脉为经脉,以阳跷脉为络脉。

冲脉----起自胞中,下出会阴,上行散布胸中,再上行至目眶下,能调节十二经气血

(三)络脉

络脉是经脉的分支;有别络、浮络、孙络之分。

别络是较大的和主要的络脉。十二经脉与督脉、任脉各有一支别络,在家脾之大络,合为十五别络。别络主要是加强互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在体表的联系。

浮络是循行于人体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络脉。

孙络是最细小的络脉《素问·气穴论》称它有“溢奇邪”、“通荣卫”的作用。

(四)经筋和皮部

“筋”是指产生力量的肌肉,全身肌肉按部位分为手足三阴三阳,即有十二经筋,是十二经脉与筋肉的连属部分。

皮肤是十二经脉的功能反映于体表的部位,也是经气散布所在。所以把全身皮肤分为十二个部分,分属于十二经脉,称十二皮部。

(五)穴位

穴位亦称气穴、输穴、腧(音输)穴或俞(音输)穴。

穴位是经脉中经气出入的窗口。脏腑有病可在有关的经脉穴位上出现反应点,表现为压痛、色班或皮肤结节。针灸治病可以通过对穴位的刺激把信息送入脏腑。

综上所述可以归结为:十二经脉是通行经气的通路,奇经八脉是调节经气的通路,穴位是构通人体内外的窗口。

气功功法中都重视十二经脉的疏通,以调和阴阳气血;空劲气功中强调对任督带三脉(我们称为:“整体脉”)的疏通,和络脉的锻炼。

因为通行经气靠十二经脉而调节经气靠任督带脉,特别是靠带脉。李时珍《奇经八脉考》说:“冲任督三脉同支而异行,一源而三支;皆络于带”,所以“诸脉皆属于带”。带脉一动,任督脉也动,十二经脉即随之而动。

供给经气靠络脉,就象供给营养靠微血管一样。经气由经脉---络脉---浮络---孙络。《素问·气穴论》称络脉有“溢奇邪”、“通荣卫”的作用。我们认为空劲气功中的外气就是“奇邪”。古人对外气的奇妙的性能和作用不理解,只能称它为奇邪。所以空劲气功的初级功法以疏通三脉、十二脉为主,而中级功法则以锻炼三焦和络脉为主,只有三焦功能增强络脉畅通,才能随时吸收外气和发放外气。

三、        经络的功能

联络作用----经络通过经脉、络脉、别络、浮络、孙络、经筋和皮部把人体左右、上下、脏腑、器官、内外联成一个整体。

输送作用----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道。

传导作用----经络可以传导人体体表和内脏的信息,包括生理的、病理的、治疗的信息。调整作用----《灵枢·本藏》:“经脉者,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,濡筋骨、利关节也。”“营”就是经营管理的意思,即经络有调节阴阳使之恢复平衡的作用。这作用主要体现在任督、阴维脉和阳维脉。李时珍《奇经八脉考》说:“盖正经(十二经脉)尤夫沟渠,奇经尤天湖泽。正经之脉隆盛,则溢于奇经。”可见任督脉是“总调”而阴阳维脉是“微调”。

有学者把人体的平衡系统按作用速度分为四类(下表),并认为经络系统是其他平衡系统的统帅。

所以加强经络系统以发挥它在其它平衡系统中的主导作用,是气功锻炼的重要手段之一。

第六节 病 因

中医学认为疾病的成因除饮食失调、劳逸不匀、房事不节、虫咬创伤外可分为两类:

一、        外感六淫

四季气候可分为风、寒、暑、火、湿、燥六种,称为六气。六气一般按季节次序在一定限度内向前发展互相转变,既不太过,亦无不及,这是正常的规律。但有时气候变化无常,如到了春天,应暖而不暖。这种应至和不至的现象称为“不及”。如到了夏天应热而反凉,这种未至而至的现象称为“太过”。太过或不及的反常气候,对一切生物的生长和发展是不利的,所以称为“六淫”。

中医学把各种致病因素及其病理损害称为“邪气”,简称“邪”。上述六种致病因素因为是外来的,所以亦称“外邪”。

但同样受风寒外邪的侵入,有些人就没病有些人要生病,各人还可能生不同的病。《素问·刺法论》: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。“正气”是真气的免疫功能。可见内因决定外因,人体有了抵抗力、免疫力,有了调节内外环境的能力,邪气就不能为害了。气功锻炼就是强调充实内因。

二、        内伤七情

“七情”指喜、怒、忧、思、悲、恐、惊七种情绪。人的情绪随着环境而变化着,如果这变化是有节制的,也无损于健康。如果过度了,超过了限度就会损及内脏,导致疾病。

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百病生于气也,怒则气上,喜则气缓,悲则气消,恐则气下,寒则气收,忧则气泄,惊则气乱,劳则气耗,思则气结。”可见七情偏胜,会引起气机混乱而导致疾病。

 

打印此页】  【关闭